上栗县连续两年获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重点县,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达83家,实现营收55.9亿元,占全市文化产业总量的56.1%;上栗县文化馆获评“国家一级馆”,“大地红之歌”成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品牌,“激活公共文化服务新动能”入选2022文化和旅游新发展典型案例;孽龙洞景区“红色研学”火遍湘赣边,系列活动助推乡村旅游提质、文旅消费升级,“百城百夜”文旅消费季活动列全省第六……近年来,上栗县坚持以文兴城、以文兴业、以文兴旅不动摇,有力夯实县域发展根基。
文化是民族的血脉,是人民的精神家园。上栗县在建强城乡文化阵地、丰富乡村文化供给、打造县域文化品牌过程中,推动“文化惠民工程”走深走实。近年来,全县累计投入2亿余元,高标准建成县博物馆、图书馆、文化馆,提升改造8个乡镇文化站和所有村(社区)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,新建成16个24小时“智慧书吧”以及100余个乡村文体场所,构建了“15分钟文化服务圈”。
结合湘赣边区域合作交流示范区建设,上栗县举办首届湘赣边文创精品展,创作推出文创精品80余个,戏剧《天女散花》荣获第八届江西艺术节三等奖。精心编辑出版《上栗英烈谱》等系列文化丛书,连续7年举办花炮祭祖等非遗文化活动,有效激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、自豪感。连续12年举办“大地红之歌”系列活动,年均开展活动400余场次,一场场群众自编自导的群众文化活动,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,在潜移默化中推动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。
因势利导推进“志愿上栗”工程,新时代文明实践“个十百千”项目,助推“群众贴心人”和社会志愿者无缝对接,带动凡人善举层出不穷、向善向上蔚然成风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有注册志愿者6.3万人,累计服务时长70余万小时。覆盖村组的上栗县志愿者联合会,已成为湘赣边区域党建引领公益事业发展的标杆。
致力于把厚重的文化底蕴,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先行优势,上栗县以系列“组合拳”打造文化产业发展高地。为助推千年花炮产业转型“突围”,上栗县出台《花炮十条》引领行业健康发展。在创意燃放大赛等系列赛事和“花开上栗”线上推介等活动的引导下,全县新增“四有一大”龙头企业10家,新涌现江丰、艳阳天等4家国家级燃放企业。2022年,全县规上花炮企业增至68家,花炮行业产值、税收、出口同比增长28.4%、41.6%、72.6%,上栗花炮获评“最受欢迎的江西十大地域消费品牌”,上栗创意花炮文化产业集群入选江西省特色产业集群。
为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,上栗县抢抓5G时代来临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,一手抓数字型文化产业发展,一手抓地域文化产业品牌培育。通过壮大电子信息“首位”产业,上栗县3年内新引进数字文产项目19个。以生产智能穿戴产品的上市公司佳禾智能,在上栗县投资60亿元建设江西产业园,在2021年实现当年签约、当年投产,短短2年内产值已从10亿元跃升至15.2亿元。总投资5亿元的“赣湘云”大数据中心上线服务,带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同比增长38%。在杨岐铺子、楚山田螺等本土品牌的带动下,上栗县19个特色农产品获评“赣湘红”品牌认证,一方杨岐禅宗文旅、益方家居实业获评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。
致力实现文旅深度融合,上栗县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不断推进景区业态革新、乡村旅游提质、文旅消费升级。通过大刀阔斧推进杨岐山风景名胜区建设,高标准建设彭康生平业绩陈列室,因势利导培育地质科普游、红色研学游等新业态。今年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孽龙洞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107%。
同时,上栗县坚持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契机,新培育秀美泉塘等省4A级乡村旅游点3家、3A级乡村旅游点5家。精心打造“云游赣湘”推广平台,策划实施“湘赣边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”“音乐焰火创新创意大赛”“田螺肉兔美食文化节”等系列活动,让上栗城乡升腾起“烟火气”,促进了“夜间经济”的繁荣、文旅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。